
我們想要了解國家大事,想要了解身邊發生的事,都離不開讀新聞或者看新聞。
過去,新聞主要從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中獲得,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各種新媒體平臺也成為傳播新聞的重要途徑。
過去,寫新聞是新聞記者和基層通訊員的事?,F在每個人都可以寫新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重要傳播者。
那么,什么的新聞?新聞有什么特性?如何分類,有什么樣的結構呢?

一、新聞的定義
新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新聞是指消息、通訊、評論、調查報告等。狹義的新聞是指消息,消息最能集中體現新聞的特性,成為報紙、電視、廣播以及一些新媒體的“主角”。
現在我們稱的新聞多指消息。
什么是新聞?過去有人認為,“新聞就是最近最新報道的事情?!币灿腥苏f:“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p>
這些說法都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解釋了新聞的含義,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著一些片面性,沒有準確地反映出新聞的特性。
新聞,就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
新聞具備三個特點:一是新聞是事實;二是新聞應該是新近發生的;三是只有對事實加以報道,才能成為新聞。

二、新聞的分類
一般來說,新聞可以分為四類。
一是動態新聞,就是把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實進行報道。一般文字比較簡約,反應比較迅速,在各類新聞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較大。
二是綜合新聞,就是指不同地區和單位,對同類或近似的事實進行綜合報道,它實際上是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動態新聞的綜合和合成。
三是經驗新聞,也叫典型報道,通常是指某個地區或某個部門經驗的報道。實際上是動態新聞與工作經驗相結合的產物。
四是新聞述評,也叫新聞評論,即邊敘述邊評論的新聞。它同時具有動態新聞和評論兩種功能。
動態新聞是新聞中最基本的種類,學習寫新聞應該先從學習寫動態新聞開始。

三、新聞的特性
新聞有三個主要特性:
1.用事實說話。用事實說話是新聞最顯著的特征。
新聞的本源是事實,新聞就是對事實的報道,離開了事實,新聞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用事實說話,就是指新聞要客觀地敘述事實,要借助事實來闡明某種觀點。觀點必須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離開了事實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通過對事實的描述,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把這些規律提煉出來,表達出來,才能使新聞具有生命力和影響力。
2.新聞必須完全真實。真實是新聞的生命。
新聞就是把最重要的事實、最真實的狀況、最真切的感受、最真摯的情感忠實地記錄下來,描寫出來,表達出來。
新聞第一要真實,最重要的也是真實,因此必須把真實擺在最重要的、第一的位置。
新聞不能弄虛作假,也不能以次充好。新聞的真實要體現在一人一物上,所有的人物、故事情節等,都要有理有據,經得起調查和推敲,既不能無中生有,也不能夸大其詞,更不能隨意進行虛構,推理和概括。對于人物的心理活動、環境的描寫等都必須完全真實。
新聞要真實,但不能只是簡單地反映,不是簡單地把眼睛看到的東西直接寫出來。而要從事物的整體和相互聯系中找出最本質的真實,因為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相,并不一定是正確的,完整的,真實的。千萬不能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體。
3.新聞要新。這個新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時間上要新。有些新聞的時間性比較強,只有迅速地反映客觀的事實,才能夠發揮新聞的作用,提高新聞的價值,所以新聞越新越好,越快越好。
二是內容上要新。新聞要給人以新的感受,傳達新的意見。要報道那些大眾普遍關心的,有重大影響的新情況,新經驗和新問題。
三是表達上要新。新聞寫作有一些套路,但不能被套路所左右,所限制,而要不斷創新,包括形式上的創新,表達方式上的創新,表現手法上的創新,通過創新給人以新的感受,更強烈的感受。
4.新聞要簡短生動。
新聞要像寫電報、電訊那樣簡短。要想寫簡短,必須做到主題突出,能夠從眾多的材料中,根據表達的需要,找到新的角度,提煉出有價值的新聞素材來。
新聞要具有可讀性,要寫得生動活潑,避免枯燥乏味,新聞要生動,要在符合真實的條件下適當運用一些文學的手法來表現,比如形象地描寫,貼切地比喻,以及一些文學表現手法的運用,這樣就能夠把新聞寫活,寫生動。

四、新聞的結構
新聞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體,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的結構,或者稱為倒三角形的結構。這種結構,頂部比較大,底部比較細,越往下越小。形成了先重后輕的排列順序。
頂部碩大,就是把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放在最前面,讓人一目了然。
底部細如尖端,就是把次要的材料放在后面,以此類推。
典型的順序是:最重要——次要——更次要——
之所以采用這種結構,就是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到前面,讓讀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從新聞的最前面就了解到新聞的整個概況。
據說這種結構是美國內戰時期的記者創造的。
以前記者也是按照時間的順序把最新發生的事件寫在最后,但當記者把稿件用電報發回報社時,由于電報剛發明不久,容易出現故障,寫在最后的最新消息往往因為故障收不到,而無法得到發表。
后來記者就把最新消息寫在前頭,使報社能夠及時得到最新消息。這就是“倒金字塔”的由來。
這種結構有很多好處,記者可以很方便地以導語為中心把材料組織成一篇新聞,讀者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很有興趣地把一篇新聞消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