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iPhone8(暫定名稱)上,我們驚奇地發現,蘋果也要用OLED屏幕了??赡苷f到OLED屏幕,很多小伙伴都會覺得有點陌生。但是如果我們說三星的SuperAMOLED和AMOLED都是OLED屏幕的一
在iPhone 8(暫定名稱)上,我們驚奇地發現,蘋果也要用OLED屏幕了??赡苷f到OLED屏幕,很多小伙伴都會覺得有點陌生。但是如果我們說三星的Super AMOLED和AMOLED都是OLED屏幕的一種,你們會不會覺得有點熟悉呢?
無獨有偶,一直堅持用LCD屏幕的LG,也在LG V30上首次采用了OLED屏幕。雖然LG用的不是三星供貨的AMOLED,但是LG自家的OLED 屏幕素質也不容小視,畢竟LG在OLED電視領域有深厚的技術積累。
(LG V30)
到底OLED屏幕有什么魔力,能讓蘋果和LG這樣的LCD頑固分子“叛變”,都轉向OLED屏幕?而OLED又有怎么樣的發展歷程呢?小雷在這篇文章里將會告訴你們答案。
如果要聊一下OLED到底有什么好,就得拿OLED屏幕和傳統的LCD材質屏幕進行對比。薄是OLED受到廠商歡迎的最主要因素。
OLED屏幕和LCD屏幕在發光原理上有著根本區別。如果說得直白一些的話,就是OLED屏幕的像素可以單獨發光,而LCD則不能。
LCD屏幕想要顯示畫面,只能靠像素背后的發光源讓屏幕像素發光,因此LCD屏幕相比OLED屏幕在屏幕模組的結構上要多出一層發光背板,也就是LCD屏幕要比OLED屏幕厚0.5毫米左右。
(普通LED(LCD)和OLED的對比)
如果你還記得過去世界第一薄的手機vivo X5 Max的話,你就能想起來,那一款僅有4.75毫米厚的超薄手機,就是采用了三星提供的AMOLED屏幕。如果vivo X5 Max采用了LCD的話,絕對無法把手機做得那么薄。
(vivo X5 Max)
在手機內部空間非常金貴的今天,如果像屏幕模組這樣的“大塊頭”零件可以薄一毫米,那么起碼可以給電池爭取到三百到四百毫安時的容量,還能給處理器創造更好的散熱環境,一舉多得。
另外,由于OLED屏幕每一個像素都能通電發光,所以不需要硬邦邦的發光層,自然可以將屏幕做成彎曲的形狀。OLED屏幕的另一個大特色就是柔性,像三星S7、S8這樣的曲面手機,如果用LCD做的話難度會非常高,或者說根本做不出來。
三星的旗艦手機在過去的宣傳術語上,多次提及“色域廣”、“色彩豐富”,其實這都是OLED的功勞。
其實OLED色域廣不是因為OLED本身有多高的優越性,而是LCD屏幕的色域由背光板控制。如果LCD要想做出色域很高的面板的話,那么成本就會變得非常高。因此在相同的成本下,OLED的色域會比LCD屏幕好很多。
(濃郁的色彩)
另外,OLED屏幕還有一個優點是時長能聽到媒體提及的,那就是省電。實際上在相同的彩色顯示畫面下,OLED屏幕并不會比LCD屏幕省電多少,但是在黑色背景的顯示畫面下,OLED就確實非常省電了。
還是得益于子像素自發光的特性,OLED屏幕顯示純黑色的畫面的時候,子像素是不工作的;如果是顯示部分黑色,部分彩色的畫面是,那么黑色的像素就關閉不工作,只有彩色的像素才工作,這一點LCD是無法做到的。
因此在顯示夾雜著黑色的畫面時,OLED屏幕確實是省電得多。利用這個特性,可以研發出像三星和LG V30那樣的Always On Display通知功能,屏幕部分像素保持常亮但是又不會太耗電。
OLED屏幕還有如不漏光、發色均勻、對比度高等優點,如果想要設計全面屏手機,特別是曲面全面屏或者異型全面屏的手機,那么超薄、柔軟的OLED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既然OLED屏幕這么優秀,為什么蘋果不在之前的產品就用上OLED屏幕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以前的OLED屏幕問題太多。甚至在一段時間里,消費者對OLED聞風喪膽,都說“要是用AMOLED就不買”,OLED就如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十分難堪。
要說到早年OLED屏幕的缺點,那可真是一大堆。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色彩失準。雖然上文說到OLED屏幕的色域比較廣,能夠顯示更多的色彩,但是經過專業的評測機構測試后,發現OLED的發色控制難以像LCD那么精準。
色彩失準反應到人眼的效果就是,本來是綠的變得更加綠,紅的變得更加紅,花瓣什么的都紅到糊成一片,看不出細節來。
(三星Galaxy Note 3屏幕表現)
另外早年OLED屏幕有個問題就是會普遍出現泛紅或者泛黃的瑕疵現象。表現為屏幕在顯示白色的時候,會有不規則的紅斑或者黃斑,而且這還不是質量問題,因為大多數批次都有這樣的現象,只能說是OLED技術在當時問題比較多,品控控制得差勁所導致的。
不過三星也不是吃素的,這些年三星旗艦手機賣了這么多臺,手機的利潤又反哺到AMOLED技術的研發當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在這么多年的發展后,以三星為首的AMOLED屏幕基本上已經克服了色彩失準和屏幕瑕疵問題。在三星Galaxy Note 7上,AMOLED屏幕的色準表現已經要超過絕大多數的LCD屏幕,得到一致好評。目前頂級的OLED屏幕的色準表現和頂級的LCD屏幕已經不相上下,幾乎分不出孰優孰劣。
(三星Note 7上的屏幕色準已經超越iPhone的LCD屏幕)
至于瑕疵問題,也早就解決了。畢竟出現問題時候是在2014年,現在都2017年了。
由于OLED屏幕的子像素成本比較高,以三星為首的OLED供應商都沒有采用和LCD面板相似的RGB像素排列。
例如三星自家的AMOLED屏幕大多是采用名為Pentile排列的子像素排列方式,也就是兩個紅、藍像素共用一個綠像素。對比標準的RGB三色像素,Pentile排列在精細度上大幅度落后,因為就總像素數量而言,同等分辨率、同等尺寸下,Pentile排列屏幕的子像素數量要比RGB排列少1/3。
(三星AMOLED后期的子像素排列方式)
單位像素密度聽說過吧?就是前幾年非?;鸨腜PI。因為蘋果說,高于300PPI的屏幕才能滿足人眼的需求,所以很多手機廠商都在追求更高的PPI。使用Pentile排列的OLED屏幕,如果官方宣稱PPI為500的話,那么實際的顯示效果還要打個6.6折,也就是實際的PPI只有330PPI。
說了那么多,只是為了說明,在早年屏幕分辨率不夠高的情況下,Pentile排列的OLED屏幕顯示細膩度遠不如LCD。但是幾乎所有的OLED屏幕都是三星提供的AMOLED,所以幾乎市面上所有的OLED手機顯示效果都不如LCD手機那么細膩。
(左:LCD 右:P排AMOLED)
同時由于子像素自發光的原因,如果長時間顯示同一畫面,那么一直都處于工作狀態的子像素就會衰減得比不工作的像素要快。長久以往,屏幕上就會留下一塊塊的殘影,這也是用戶們詬病許久的“燒屏”。
(比較嚴重的“燒屏”——明顯的殘影)
除了燒屏問題沒法根治以外,細膩度問題也隨著手機屏幕的分辨率不斷上漲而得到解決。畢竟目前主流屏幕分辨率已經上漲到2K級別,哪怕PPI再怎么打折, 也足以達到300PPI的及格線,因此只要屏幕分辨率高于1080P,那么OLED的顯示細膩度就沒有問題。
過去的OLED屏幕還有一個大槽點,那就是亮度問題。因為要顧及像素衰減壽命的問題,OLED屏幕的最高亮度一直都不高。
如果想要在日光下也能夠清楚看清屏幕,那么起碼需要350尼特的亮度。但是對于早年的OLED屏幕來說,想達到350尼特的亮度也非常不容易。
如果你在當時使用OLED屏幕的手機,經常會面臨在陽光下根本無法看清屏幕的尷尬處境。而同期的LCD屏幕則輕輕松松亮度突破350尼特,陽光下使用手機毫無壓力。
(三星S4的最高亮度只有289尼特)
OLED屏幕亮度不高就算了,最低亮度也不夠低。如果不是十分優秀的OLED屏幕,最低亮度一般是在12或者15尼特那樣,晚上關燈玩手機的時候就會覺得十分難受。
而LCD屏幕呢?以小米、蘋果為例,最好的LCD屏幕的最低亮度居然可以達到1尼特,晚上玩手機的簡直是愜意愉快。
好在三星在AMOLED技術上的厚積薄發見到了成效。以屏幕素質風評最好的三星Note 7舉例,最低亮度為1尼特,成績也已經十分優秀。同時在剛剛發布不久的三星Note 8上,屏幕在集中顯示小區域白色畫面的時候,最高亮度居然可以達到1200尼特,簡直是絕無僅有。
(三星Note 7的最低亮度超越iPhone上的LCD屏幕)
(三星Note 8的最高亮度十分可怕)
而在日常使用中,三星Note 8的AMOLED屏幕也可以去到500尼特以上的亮度,這也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的LCD屏幕。
一個技術步入頂峰的標志是什么?毫無疑問,就是“被蘋果手機采用”。從語言助手Siri,到指紋識別Touch ID,到后置雙攝像頭,這些技術一旦被蘋果采用,也就著將會得到市場的廣泛肯定。
而如今蘋果拋棄了堅持多年的LCD,選用了OLED屏幕,而且還是三星提供的OLED屏幕,就可以知道這項技術終于是做到世界頂尖了。
(iPhone十周年紀念版)
從模組厚度,省電,色域這些傳統強項考慮,OLED是全面屏手機的不二之選。同時經過三星這些年來不斷的改進,AMOLED屏幕上的色準問題,品控問題,亮度問題,都得到解決,而且還解決得十分完美。
只不過燒屏的問題是無法根治的,不過就目前大多數AMOLED屏幕的表現看來,正常使用三五年都不會出現大面積的燒屏問題,使用壽命也應該能滿足普通消費者了。
從不被看好到得到蘋果認同,這背后還是多得三星、LG和JDI等屏幕廠商的堅持和付出。如果他們輕易被市場打倒,早早放棄了OLED,那么OLED也只會像等離子面板一樣銷聲匿跡。
而搭載OLED的iPhone 8,也將會開創OLED屏幕的新時代,或許以后OLED屏幕全面取代LCD面板也不會是什么讓人驚訝的事情。
上一篇: 求學路(15年艱辛求學路)